拜天公

拜天公

圖說:拜天公(林茂賢攝影 吳韻如提供)

拜天公

拜天公

圖說:拜天公(溫宗翰 攝)

拜天公

拜天公

圖說:拜天公時的大豬公(溫宗翰 攝)

台灣民間信仰認為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天公是民間相當敬重的神明,因此當天會有謹慎隆重的祭拜儀式。

「天公」又叫「玉皇大帝」、「黃皇上帝」、「元始天尊」、「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帝」等。先民認為萬物皆有神,而在這天地之中,最高主宰就是天地未生成之前就存在,而且開創了天地的玉皇大帝。根據宋代《夢梁錄》即有記載:「正月初九日,為玉皇大帝誕。」因為玉皇上帝是天庭眾神的統帥,地位至為尊貴,所以民間習俗在祭拜天公生時,也非常慎重,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其神格的高貴。

農曆正月初九凌晨子時一到(約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便可開始,直到翌日清晨七點以前都可以進行。拜天公時,可分兩類:一是家中正廳有吊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吊天公爐的話,可把供桌設於天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於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供桌需設頂桌和下桌(或前後桌),一般是以長板凳或矮凳將八仙桌墊高,八仙桌腳下分別置放四疊壽金(金紙頭得朝門口,就像人敬神時的方向),此即為頂桌,下方前面再加放一張供桌,即為下桌。頂桌前再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並在頂桌兩旁繫上頭帶尾青的甘蔗,兩只甘蔗頭尾青部分再以紅線繫在一起,兩旁可加掛篙錢(又稱長錢)垂在兩側,並準備三只或五只代表天公的天公座(燈座)擺在頂桌中間,中央再擺上香爐,爐之兩旁並備好燭檯。

頂桌的供品是獻給天公,以清素的齋品為主;下桌是獻給天公的部屬神明,是以五牲等葷食為主。頂桌得備鮮花一對,點上一對蠟燭,並在淨香爐前擺上三只茶杯,斟上清茶,而頂桌的清素供品,一盤為紮上紅紙的麵線三束(亦可燙熟分裝三碗,每一碗上再各置一顆黑砂糖)、五果(如柑橘、蘋果、香瓜、甘蔗、香蕉等水果)、六齋(如金針、木耳、香菇、冬粉、土豆、紅棗,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備之意),亦有在六齋外,再加菜心、豌豆、綠豆、豆輪、麵筋、麻栳等乾料,組成十二碗、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以及糖塔、糖盞等。下桌的葷食供品為五牲(如全雞、全鴨、全魚、全豬、全羊,亦有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燙熟即可;此外,還有紅龜粿、甜料(如米棗、甜糕)等。

獻給天公的金紙主要是天公金,包括頂極金、太極金、天金、盆金、篙錢(長錢)等,其中篙錢可撕開拉成長條狀,掛於頂桌旁的甘蔗上,或是掛於全羊、全豬的牲醴上,為兼具裝飾性效果的獻敬。

本文著作權為文建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合理使用規範 ] 

 

參考資料

  1. 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1989,頁448。2.陳正之:《台灣歲時記》,台中市:台灣省政府,1997,頁30。3. 劉還月:《台灣歲時小百科》(上),台北市:台原,1992,頁75。4.殷登國:《歲節的故事》,台北市:時報,1993頁23。5.李秀娥:《台灣民俗節慶》,台中市:晨星,2004,頁184。6.李秀娥:《祀天祭地》,台北縣:博揚,1999,頁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