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區古地名

﹝1﹞ 松山
   a 今地:頂錫、上壽、貴全等里
   b 原義:清時為錫口街。本係凱達格蘭平埔族馬里即吼社﹝Malotsigauan﹞居
      住地
﹝2﹞ 頂街
   a 今地:饒河街、經松山市場,至慈祐宮一帶,俗稱為頂街
   b 原義:昔日頂街較下街來得熱鬧,尤其是慈祐宮至渡船口,船隻從溪水駛
      來,至此卸下各類貨物
﹝3﹞ 下街
   a 今地:松山市場至饒河街口,俗稱下街
﹝4﹞ 草店仔
   a 今地:慈祐宮至八德路四段829巷口一帶
   b 原義:清時有草寮搭蓋的店舖數間
﹝5﹞ 草店尾
   a 今地:八德路四段829巷一帶
   b 原義:因地處草店仔的尾端
﹝6﹞ 牛車埔
   a 今地:舊宗里撫遠街99巷前,比利製鋼廠一帶
﹝7﹞ 里族尾
   a 今地:在民權大橋下北側河邊一帶
   b 原義:因位於里族之尾端
﹝8﹞ 東勢店仔
   a 今地:在八德路三段中崙市場東面,位居八德路與延吉街交會處
   b 原義:由於交通地位的重要,在清末已成街市,已有數間店舖
﹝9﹞ 頂厝
   a 今地:在美仁里,位於健康路
   b 原義:係嘉慶初年李太和所建,為其三子李孫進、五子李孫恭之住宅,其
      位置居李家三座大厝中最南方
﹝10﹞ 中厝
    a 今地:在東昌里,位於健康路與忠孝東路四段交叉處之東北角
    b 原義:係嘉慶初年李太和為其次子李孫炎及四子李孫琳所建之住宅
﹝11﹞ 尾厝
    a 今地:在東昌里,位於民生國小南面,健康路15巷13衖2號
    b 原義:尾厝本為廖姓大厝,建於乾隆年間,嘉慶初年,由李太和購得,在
    李家三座大厝中位於最北端
﹝12﹞ 三間仔
    a 今地:龍城里民生國小東面
    b 原義:清時其地有張姓人家二、三間建築
﹝13﹞ 圳墘
    a 今地:南京東路五段末端
    b 原義:昔日為李姓聚落,西面濱臨瑠公圳
﹝14﹞ 中崙
    a 今地:中崙、福成、進安、敦化、星文、中正、中華等里
    b 原義:「崙」字為長形山之意﹝另一說為盆地內之沙丘﹞
﹝15﹞ 中崙店仔
    a 今地:八德路二段中崙派出所一帶
    b 原義:日治時期有雜貨店、土礱間、腳踏車店、裁縫店、肉攤等十多間店
    舖
﹝16﹞ 三角仔
    a 今地:敦化北路長庚醫院即其舊址
    b 原義:昔日此地濱臨下陂,東面有一溪流在此注入陂中,使其地成三角狀
﹝17﹞ 興雅
    a 今地:興雅、革新、新仁、正聲、雅祥、興隆、西村、車層、華聲、中
    興、光信、正和等里全部及南村、中強二里北部一小部分
﹝18﹞ 上塔悠
    a 今地:松山金泰里內
    b 原義:上方的塔塔悠社。
﹝19﹞ 下塔悠
    a 今地:金鳳里及精忠里北半部地區
    b 原義:其地為凱達格蘭平埔族塔塔悠社舊址,清時闢為塔塔悠庄
﹝20﹞ 埤尾內
    a 今地:濱江街與高速公路交會處西面一帶
    b 原義:昔日編號為濱江街381巷的許姓三合院大厝,位居下埤﹝下坡﹞的
    尾端
﹝21﹞ 頭前厝
    a 今地:濱江街430巷之許家大厝
    b 原義:為計六合頭前厝一派之祖厝
﹝22﹞ 坡後
    a 今地:頭前厝東面
    b 原義:昔日其前方有池塘,故取名陴後,後寫成坡後
﹝23﹞ 下店仔
    a 今地:在頭前厝北面
    b 原義:昔日有店舖
﹝24﹞ 土地公埔
    a 今地:在下店仔北方,今濱江街450巷一帶
    b 原義:拓墾之初為荒埔,並建有土地廟
﹝25﹞ 番仔厝
    a 今地:在金鳳里東面六、七鄰一帶
    b 原義:昔日平埔族人居此

 
松山區是臺北市唯一陸、海、空運三者齊備的區域,交通樞紐的角色也隨著運輸工具的不斷更新,讓松山區的面貌在半個世紀以來有了很大的轉變。松山區舊稱錫口,松山區區長余淑女宜解釋,錫口指的是「河流彎曲之處」,而松山區的發展就是從基隆河河運開始的。早在水運發達的清朝,錫口是基隆、宜蘭到艋舺(今萬華)間的必經之地,基隆、宜蘭的貨物船行運到錫口剛好一天,暫泊之後繼續運往臺北城或經由淡水河出海運往大陸,錫口碼頭和現在的饒河街一帶,當年還有「小蘇州」的稱號。

隨著基隆河逐漸淤積、河運功能也被鐵路所取代,松山位在從臺北到基隆的縱貫鐵路路線上,許多老一輩人要到臺北或萬華,還是習慣到松山火車站搭火車。今年松山火車站完成地下化,火車最後一天行駛在地面上時,還有不少人特別等在平交道邊和這個景象道別;未來的松山新站將有臺鐵和捷運在此設站轉運,高鐵路線則會經過。至於興建中的捷運松山線,則全線皆採地下化,完成後將連接新店線、小南門線,並可轉乘南港線、淡水線、新莊線、木柵線。

松山線長約8.5公里,由南港線之西門站西側經中華路、塔城街向北過鄭州路後轉天水路接南京西路,續沿南京東路偏向東南轉八德路4段繼續東行,至臺鐵松山站後站廣場止,計畫將於民國102年通車營運,屆時從松山站到西門站僅需15分鐘。

  大臺北地區唯一的機場──松山機場則位在松山區的西北角,除了經營各國內與離 島航線,並於 民國 97 年 7 月 4 日 起定位為兩岸直航機場,已啟航的週末包機擴增了大陸航線。松山機場讓大臺北的運輸擁有空運的便捷,不僅有利於觀光產業的發展,也強化了「臺北科技走廊」的國際競爭力。為了擴大松山機場對大臺北地區的服務範圍,市府就市區公車的現有路線重新調整班次,並配合內科、南軟、信義商圈等地區增加更密集的路線服務;城際客運部分,市府則已報請公路總局就現有基隆、宜蘭國道客運路線延駛至松山機場。 


松山區擁有現代化的陸、空交通條件,政府規劃未來將重現基隆河水運風華,預計民國98年底將會完成河岸碼頭新建及改善工程。希望屆時能讓遊客從關渡、大佳河濱公園等地搭乘遊覽船,至彩虹碼頭(即錫口渡船頭)下船,到饒河街夜市品嘗美食;或搭乘火車至松山火車站後步行參觀松山慈祐宮、逛夜市,再搭船一路玩到淡水,以人文觀光遊憩的角度再造基隆河河運功能,讓松山再現「小蘇州」的獨特魅力,而且變得更好玩。

安全社區健康城市

  松山區從民國96年開始推動健康城市並申請加入WHO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城市聯盟,致力於社區健康關懷、健康促進、環保、生態、文化等工作,已於今年通過會員認證。余淑女宜說,通過認證只是個開始,松山區民藉由這個共同的信念,可以結合社會資源,打造健康、安全、生態的幸福松山,讓整個社區的生活品質更符合大家的期待。

  松山區許多關心環境的社區發展協會就是幸福松山永續發展的一大助力。目前全區共成立25個社區發展協會,各自有其關心的課題。余淑女宜舉例介紹例如範圍涵蓋10個里、由300多位里鄰長於民國82年成立的「民生社區發展協會」。民生社區是民國56年申請美援基金貸款,採集體規劃、聯合開發建立的第一個美式示範社區;區內共有11座大小公園,最小巷道均超過6米,街道並採「田」字型規劃,條條馬路均有喬木、人行道及分隔島樹,呈現綠意盎然的景觀。「民生社區發展協會」開辦了許多關於健康養生及休閒等實用課程,如瑜珈、太極導引、舞蹈、繪畫及英語會話等,深獲居民喜愛。

  「東榮社區發展協會」則是致力推廣社區的環境衛生,曾經榮獲第9屆環境保護模範社區。為了推廣健康飲食的概念,「東榮社區發展協會」特別邀請市立聯合醫院的營養師輔導社區內的餐廳,研發更具健康概念的菜色,並協助餐廳在菜單上以綠、黃、紅三色來標示熱量分級,目前合作推出健康低熱量套餐的餐廳有8家之多。這也是松山區推動健康城市的成績之一。

  此外,會員人數只有50多人的「復建社區發展協會」可說是復建里全民參與的社區發展協會,每一條巷弄都有居民代表參加,最特別的是他們成立了「復建社區植物園」,植栽數達1,400餘株,並細心製作標示牌、導覽圖,把街道巷弄每個角落變成了花園。余淑女宜指出,社區發展協會與松山社區大學都積極協助社區經營,是一群可愛的好鄰居。

分區發展迎接2009聽障奧運

  松山區持續進行的分區發展規劃包括4個次分區。三民次分區的重點有:改善基隆河沿岸景觀,重新規劃彩虹橋及兩端的景觀設施、河濱公園,構成河濱綠帶系統,並新建彩虹碼頭,結合水運觀光路線。彩虹橋是基隆河上一座很特別的景觀地標,這座連接內湖新明路與松山饒河街口的彩虹橋橋體是S型的曲線,淨寬4.5公尺、全長約167公尺,只提供行人行走及牽引自行車,不開放汽機車通行,是全臺第一座S型跨河人行橋樑。木質的欄杆、粉紅色及淡藍色的地磚,讓過橋的行人多了一派悠閒,不但銜接松山、內湖兩地,還為居民提供輕鬆跨越基隆河兩岸的休閒綠帶生活圈。未來加上彩虹碼頭的休閒航線,水岸生活的樂趣就更多了。

  東社次分區中,中泰賓館改建案規劃提供1層樓的活動中心供區公所使用;本鎮次分區的重點則在捷運廣場專區、饒河街商圈更新、規劃從慈祐宮到臺北偶戲館的慈祐藝文特區,以及老舊紅磚人行道全面更新。

  中崙次分區的發展重點則是預定改建中崙市場及臺北體育園區。原來臺北市民熟悉的臺北市立體育場及臺北體院籃球館拆除以後,市府於敦化北路、八德路口舊址興建了一座新的臺北體育場,預計在明年4月完工。新的臺北體育場將會是臺灣第一座取得國際田徑總會(IAAF)認證的場地,且是符合世界足球總會(FIFA)規範的標準足球場;臺北體院籃球館的原址則新建為松山區運動中心。臺北體育場預計可容納超過2萬人,它將會和敦化北路、南京東路口的臺北小巨蛋連結成臺北的體育園區,並作為2009年臺北市首次主辦聽障奧運時的主場地。

錫口文化節 形塑文化特色

  區長余淑女宜認為,除了交通樞紐的印象,松山區的區域特色在市民的印象中或許還不夠深刻,如果能透過基層藝文活動形塑文化特色,是讓民眾可更了解松山的機會。近年松山區以「錫口文化節」為主題,舉辦「萬人舞元宵」與「河.母親.愛」2項活動,前者結合松山慈祐宮於元宵節舉辦,有元宵晚會、花燈展、民俗文化趕集與萬家河岸提燈嘉年華等兼具文化傳承意義的內容。如果你曾感歎現在的小孩只能過西式的萬聖節,那麼明年過年時,記得帶小朋友來提燈籠踩街。

  而從去年開始於母親節前夕舉辦的「錫口文化節-河.母親.愛」,則取基隆河之於松山區就如同母親一般的含意命名,農曆3月23日(約國曆4月下旬)又逢媽祖誕辰,慈祐宮舉辦遶境、傳統戲曲與藝陣大匯演,再加上饒河街夜市的週年慶活動、河岸音樂會,組合成內容豐富的文化節;宗教民俗、商圈、水岸和新移民活動在母親節前夕展開,長達2週於慈祐宮、彩虹橋松山段河濱公園等地陸續登場。余淑女宜邀請大家在明年的文化節之前,參考區公所網站規劃的「松山一日遊」路線,或參加文史導覽(分松山基隆河水岸導覽及民生社區綠廊道導覽2條路線)體驗幸福松山。

松山區公所地址:八德路4692

電話:8787-8787

網址:www.ssdo.taipei.gov.tw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8:30 12:3013:3017:30

全文出處:http://dipper.myweb.hinet.net/ch5/5-1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