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偉大帝王 (四) ─ 戒日王

印度史上,如以回教徒開始統治之前的時期為古代,則這一時期,即自印度的歷史時代開始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期間,有大小國家時興亡盛袞。在歷史上活躍的君王雖為數不少,但在此地僅選出數位古代印度最偉大的帝王:孔雀上朝的阿育王、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笈多王朝的旃陀羅笈鄉一世(Chandragupta I)、三慕達羅笈多(Samudragupta)、旃陀羅笈多二世(Chandragupta II)以及戒日王(Harsha Valna)。印度史上主要的君王當然不止上述所舉數位,南印的數位偉大君主亦應考慮在內,唯因有關各君王的史料有限以及篇幅關係,只得割愛。現擬就上列傑出的數位帝王加以敘述。這些帝王對於現代印度的社會與文化發展,奠不有其大貢獻。


古代印度最後的統一者-戒日王

笈多王朝於五世紀末年驟衰,至六世紀初而呈分裂之勢。這些自立、割據的各勢力之中,雖有矢志重建統一國家者,卻多未能立即實現,直至七世紀前半,始由戒日王(Harsha‧西元六O六~六O七年在位)完成統一。

戒日王原屬東旁遮普(E.Punjab)塔納斯瓦(Thaneshvara)的土王普夏布提(Pushyabuti)家族,祖父一代曾與摩揭陀後期笈多王族的王女結婚,使其地位稍為提高。其父乃普拉巴迦拉‧瓦爾那(Plabakara Valna),母為雅紹瑪娣(Yashomati),兄拉芝瓦爾那(Rajvalna),妹名拉芝修黎(Rajyashri)。戒日王出生於五九一年前後。

其父普拉巴迦拉‧瓦爾那時代始稱王,並擊退了自西北侵入的外族扶那(Funa,即匈奴),在西印度也獲勝。此外,他父親更把妹妹拉芝修黎嫁給了毛佉黎王朝(註:Maukhari,以曲女城Kanyakubja為中心)的格拉巴伐爾曼王(Clahar Valman),藉此與東鄰的強大勢力維特親密關係。於是到了七世紀初,塔納斯瓦王國發展成一個重要的國家。

西元六O五年,父王逝世後,由兄拉芝瓦爾那繼位,然而拉乏瓦爾納和毛佉黎的格拉哈伐爾曼,卻在一次與西孟加拉地方伽烏拉國國王射香伽(Saosanka)的戰役中被殺。因此,戒日王乃於六O六年,以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繼任為塔納斯瓦及毛佉黎二王國的統治者。

戒日王一方面與伽沒路(Kamalrupa)國王締結同盟,一方面對四方用兵,以圖印度之再度統一。即位不久,他擊敗了東印射香伽王為兄復仇。但在南方,因受阻於查魯奇亞王朝(Chalukya Dynasty)鼎盛時期普拉凱辛二世(Pulakesin II)的勢力,以至於無法渡過那爾馬他河,進窺南印。戒日王於是將首都移至北印中心地方-曲女城(Kanyakubja),並以之為中心,勢力擴展到孟加拉地方的恆河流域地帶-包含卡提瓦半島的西印度方面。總之,戒日王已統治了北印的大半,完成了笈多帝國崩潰後印度再統一的偉業。西元六四一年,他還以摩揭陀國戒日王的稱號,派遣使節到東亞的大國唐朝,兩國開始正式建交,這亦是其勢力鼎盛的另一明證。

戒日王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武人,在文化方面也曾使笈多帝國的隆盛再現。他為表示對學問,藝術的重視,曾給予保護。國王本身也是一個文藝作家,據說以宮廷為主題的「瓔珞記」(Latna-vali)、「喜見記」(Puryadarshica),根據佛教傳說所撰寫的「龍喜記」(Nagananda)三齣劇曲,相傳都是出自戒日王手筆,而這些都是印度文學史上不朽之作。受到戒日王達成統一事業為題材的歷史文學作品,年代雖然記載的不清楚,但有關宮廷生活與軍事、宗教等的記載,卻俱屬上乘史料。「戒日王傳」是一部文藝作品,不能列人嚴密歷史學著作之中,但是這類傳記文學的出現,卻巳開啟了人們注重現實世界與個人活躍事蹟的端倪,顯示一種印度未曾有的新社會、新文化的傾向。

在宗教方面,印度教正式接受濕婆神崇拜是在笈多王時期,而日後戒日王卻又成為佛教的熱心支持者。相傳這是因為成為寡婦的妹妹拉芝修黎,為一熱心的佛教徒,精通正量部的教理,對國王的信仰發生影響之故。戒日王於境內各地廣建寺廟、設休憩之所、捐獻、保護學僧、禁止肉食,致力於佛教的保護。

唐玄奘為求佛教經典,朝拜聖地而留學印度,即正值戒日王時代,頗受國王禮遇。玄奘在他所撰的「大唐西域記」中,對於戒日王統治下的印度政治、社會情勢記述甚詳。據說每隔五年在普拉雅加所舉行稱為「無遮大施」的大規模慈善集會,盛況空前,由印度各地聚集的佛教、婆羅門教、耆那教等僧侶以及民眾達五十萬人以上,戒日王亦率二十個小國王出席,以各種財寶佈施。他不論是對「四姓籍」(Caste)或各個宗派,均以寬容而慈惠之心待人,對民眾之請願亦無不傾聽,玄奘盛讚其為偉大的君主。

西元六四七年,戒日王逝世,印度的統一乃急速地崩潰,遂又陷入各勢力分立的狀態。混亂的情勢延續數世紀,再一次的統一則要到十二世紀末,由入侵的回教徒所完成的,因而戒日王所統一的國家之瓦解可說是印度古典時代的結束。

戒日王統一印度實具有重大的意義。為紀念其統治,始自六O六年的「戒日王」紀元,在戒日王死後仍在北印盛行;國都曲女城,此後數世紀之間,成為志在統一印度的各王進軍的目標。

印度史各時代的君主,無不以統一全印度、保衛印度使其不受外敵侵略為職志。因此產生了統治全印度理想帝王-「轉輪聖王」的思想。

結語

古代印度的偉大帝王,除了矢志於軍事的發展,以作為大征服者實現其統一國家的夙願外,同時也致力於學術文化的保護。這是由於印度社會的傳統理念認為,促進印度的統一,與其依靠戰爭行為,不如倚恃知識行為。因此,每一個大君主都在宗教、文藝、藝術等各方面,以發展印度古典文化為最高理想,積極地提倡學術文化,因而宮廷中,詩人、藝術家、思想家等人才輩出,文化大為興盛。

此外,宗教思想亦非常發達,這些實現國家大一統的大君主們,為配合統一政策,對於各種宗教都予以保護,像超越種姓制度社會差別待遇的佛教、肯定社會階級存在的婆羅門教等,都待以國教之禮‧然而他們並沒有特別優惠某一個宗教,在各個宗教統一勢力之下,這種廣泛吸取各教教義,以誇示王權的傳統宗教政策,使得各宗教能並存而發達。

然而,印度的一統帝國卻多極快滅亡,主要原因乃在統一體制之不徹底。換句話說,古代印度的統一國家,直轄的地方僅限於中央部分,其他各地都只保持封建的宗屬關係而巳;而其政治結構,亦難稱之為中央集權國家,因此,偉大帝王的出現雖一時達到政治的統一,畢竟只是短暫,不過它對文化統一性的加強方面貢獻相當大。
(http://www.dajiyua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